江蘇文學院在寧舉辦作家高研班和讀書班

(2020-10-29 22:51) 5955069

  江蘇作家網訊  2020年10月19日-26日,江蘇省作協(xié)與南京大學共建的江蘇文學院在寧舉辦長三角中青年作家高級研修班和第33期青年作家讀書班。來自省內、長三角文學聯(lián)盟及寧夏的53名高級研修班學員、44名青年作家讀書班學員參加了學習。


  省作協(xié)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鐘山》主編賈夢瑋,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徐興無出席開班儀式并講話。徐興無希望以開辦讀書班、研修班為契機,加強南京大學的“三創(chuàng)”建設,提高作家的理論素養(yǎng)和創(chuàng)作水平。賈夢瑋指出,通過各類作家培訓班、讀書研討班,能夠更好地聚力作家隊伍的建設。

  培訓班共邀請了27位著名作家、教授、雜志主編授課。

  10月20日上午,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導王暉以《引領新時代中國文藝的指南和方略》為主題為兩班學員授課,就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進行專題分析,指出應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創(chuàng)作出無愧于時代的優(yōu)秀作品。

  下午,《花城》執(zhí)行主編李倩倩以《小說敘事和文本意識》為題為高級研修班授課。她認為講述小說要突出個性,避免共同性、同質化,在創(chuàng)作中要注意主題、素材、節(jié)奏、情緒和語言的質感等;寫作應重視文學敘事與時間的關系,注意其復雜性和層次感。

  《青年文學》主編張菁為青年作家讀書班帶來《城市文學與青年寫作》一課。圍繞“城市”與“青年”的關鍵詞,張菁闡釋了城市文學的存在與生發(fā)。創(chuàng)作者應當把個人與群體經驗和其背后的意義與價值進行勾連和打通。

  10月21日上午,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徐興無以《中國文學與中國文化》為主題與高級研修班學員展開交流。徐院長首先對中國文化的特征結構與精神作了簡要的概述,然后圍繞文字與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的歷史意識、中國古代文學的文化功能、中國古代文學與社會文化批判、中國古代文學史觀幾個方面展開了詳細論述。

  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導王彬彬為青年作家讀書班學員作題為《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語言問題》的主旨授課。王彬彬指出,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語言問題是文學的基本問題,他從“文學欣賞的三個層次”、“嚴肅文學與通俗文學的三個區(qū)別”以及“成為好作家的三個條件”三個方面進行重點講解分析。課堂氣氛活躍,學員們普遍反映從中受益頗多。

  下午,南京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董曉為高級研修班授課《蘇聯(lián)時代作家的三種創(chuàng)作類型》。董曉以肖洛霍夫的《靜靜的頓河》等作品為例展開了生動的講述,他認為優(yōu)秀的作品只能感受卻不可模仿,其獨特的視角得到學員們的認同。

  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導李章斌就新詩的音樂性與青年讀書班學員展開討論交流。李章斌從現(xiàn)代詩歌節(jié)奏問題困境出發(fā),回顧胡適、郭沫若等詩人對新詩節(jié)奏的若干認識,繼而對新詩的節(jié)奏理論形成進行展望,引發(fā)學員們的熱烈討論。

  10月22日上午,杭州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洪治綱為高級研修班帶來《小說敘事的愛情倫理》一課。洪治綱以《傷逝》《傾城之戀》《了不起的蓋茨比》等作品為例,闡釋小說敘事的愛情倫理,指出有選擇的自我敘述是對人物關系的思考,對可能性生活的展示,并強調對于經典作品,要反復閱讀,才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和收獲。

  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導張光芒以《中國當代文學的三次轉型》為題為青年作家讀書班授課。張光芒總結了中國當代文學的轉型經歷了反啟蒙、新啟蒙、后啟蒙和后時代四個階段,并對轉型后的表現(xiàn)進行了具體分析,包括審美態(tài)度、文化態(tài)度、時尚與女性審美、社會倫理、審美意象及審美意識的轉變。

  下午,在高級研修班的課堂上,蘇州大學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王堯講述了文化現(xiàn)實與文學創(chuàng)作問題。他從文化現(xiàn)實的基本認識、貼著人物的語言寫作等方面講述人離不開現(xiàn)代化進程。王堯認為文學是社會的晴雨表,小說要形成自己的語言,寫出人物內心的沖突、妥協(xié)和逃避,寫出生活之外的另一種可能存在。

  《西湖》主編、著名小說家吳玄為青年作家讀書班授課,題目為《關于自我》。吳玄指出,20世紀是革命的時代,體現(xiàn)在文學上主要是自我的革命和敘事革命。傳統(tǒng)小說在乎大我、英雄,現(xiàn)代文學開始從宏大敘事轉向個人敘事,外部敘事轉向內部敘事,個體書寫成為文學的重點。

  晚上,青年作家讀書班學員與《雨花》雜志副主編育邦、《鐘山》雜志副主編何同彬、省作協(xié)創(chuàng)研室韓松剛就文學創(chuàng)作話題展開交流與討論,現(xiàn)場氣氛十分熱烈。

  10月23日上午,長三角高級研修班學員參加了由鳳凰出版?zhèn)髅郊瘓F、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和《文藝報》聯(lián)合主辦的鳳凰原創(chuàng)文學論壇。論壇主要圍繞“傳播力——新時代的文學創(chuàng)作與出版”展開,探討文學的意義、傳播的價值和出版的使命。

  著名作家、魯迅文學獎獲得者潘向黎以《作為讀者和寫作者的閱讀策略》為主題為青年作家讀書班學員授課。潘向黎認為高層次的閱讀是相對個人化的閱讀,并以《紅樓夢》、馬洛伊·山多爾的《燭燼》等作品為例,分享了個人的閱讀體驗。她還建議青年作家眼光要“挑剔”,在寫作路上尋找追隨者。

  下午,《人民文學》主編施戰(zhàn)軍以《寫作元素或者文學根本》為主旨為高級研修班學員授課。施戰(zhàn)軍指出,作家對生活的知情包括現(xiàn)實意義的鄉(xiāng)村生活,具體的城市生活。他認為城市生活要觸及不可回避的生活矛盾,在復雜中辨析單純的東西,在小說中憐惜每一個生命;要樹立命運共同體意識,意識到山水田林湖等最具有普世價值。

  《美文》主編穆濤以《中國古人推崇的文章風氣》為題,對古代文學名家的作品風格進行分析,并結合作者生活的時代背景和個人經歷,提煉出作者應具有主見和大局觀的觀點。他認為,一個時代的大作品和時代氛圍有關,是這個時期滋養(yǎng)起來的大樹。

  10月24日上午,浙江省作協(xié)主席、著名作家艾偉從文學的內在邏輯出發(fā),為高級研修班學員帶來了精彩的一課。他指出,小說是人類經驗的容器,是和讀者之間的契約、拓展;現(xiàn)實無邏輯,小說的起點是邏輯的力量所在;人是被概念化的動物,小說要尊重筆下人物的所有人性;小說是道德的懸置地帶,文學自有其內在的運行邏輯與判斷標準,小說就是在善良與殘忍、情感與理性的交鋒中,揭露出人性最核心的秘密。

  徐州工程學院黨委書記、校長、南京大學博導張新科圍繞《生活中的文學和文學中的生活》為青年作家讀書班授課。他認為,個人的生活是文學的起點,文學要回到生活中去才有生命力。他以個人的系列經歷和創(chuàng)作體驗為例,生動地向學員們展示其“生活是創(chuàng)作之源,職業(yè)是創(chuàng)作之基”的觀點。

  下午,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閻晶明為高級研修班講述了《在融合中發(fā)展的當代文學》。閻晶明講述了傳統(tǒng)意義的文學命運和處境,在大時代下文學作品想要浮出水面,必須要提升作品的質量,真正有效地面對讀者;小說創(chuàng)作要融入文化、歷史、生活和專業(yè),這正是中國作家走的一條相通和融合的道路。

  《山東文學》主編劉玉棟為青年作家讀書班授課,題目為《小說的視野、背景和情感》。劉玉棟強調寫作者要具有國際視野、世界眼光,縱觀文學史經典無不是在歷史的節(jié)點書寫的具有背景感的、有分量的作品。好的寫作者在擁有廣泛的世界意識的同時,更要注重書寫人類共通的情感。

  10月25日上午,中國作協(xié)書記處書記、著名作家邱華棟以奧爾罕·帕穆克為例,通過解讀《杰夫代特先生》《寂靜的房子》《白色城堡》等代表作品,講述如何理解一個作家。他指出,作家應當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方式,自己掌握寫作的呼吸節(jié)奏。在與學員的互動中,邱華棟進一步講述了長篇小說的生成以及如何把細節(jié)生長等問題。

  《長城》主編李秀龍為青年作家讀書班帶來《小說內涵的厚與重》一課。李秀龍以編輯的體會與學員們分享他認為的一部作品的根本——內涵。他認為文學寫作是對人性的精微表現(xiàn),是對民族在世界生存的最根本問題的探究和呈現(xiàn),是對生命的審視。因此小說內涵要有重量,觸及到關于人的生存、時代特性的永恒問題。

  下午,中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謝有順以《寫作與寫作者》為題為高級研修班授課。謝有順從作家要有一顆“心高氣傲”的心、作家對時代要敏感、找準寫作切入口、寫作要專業(yè)、思考要深入等五個方面指導作家的創(chuàng)作,為學員們提供了詳細又深入的寫作指導。學員們普遍反映從中受益良多。

  著名作家、江南大學客座教授徐風以《尋找非虛構寫作的活水源頭》為主題為青年作家讀書班授課。他從經營與造血、參照與解讀、調性與神性、非虛構文本中堅守的倫理邊界以及非虛構寫作與本土文化關系等方面進行詳細闡釋,使學員們對非虛構寫作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10月26日上午,《十月》副主編季亞婭為兩個班的學員共同授課,主題是《女性寫作現(xiàn)狀及可能》。季亞婭提出:與社會主張的男女平等不同,創(chuàng)作者應對性別的差異性保持敏感;在當今時代,女性問題與男性問題具有同構性。她以付秀瑩的《他鄉(xiāng)》和周瑄璞的《日近長安遠》等作品為例解讀女性寫作,使學員深刻地理解了女性作品應有的立場。


 

  江蘇省作協(xié)黨組書記、書記處第一書記、副主席汪興國,江蘇文學院院長畢飛宇出席隨后舉辦的結業(yè)典禮。典禮由邵峰科副院長主持,汪興國書記、畢飛宇院長分別講話并為高研班及青年讀書班學員代表頒發(fā)結業(yè)證書。畢飛宇院長從會前拍照合影小事引申到什么是現(xiàn)實、如何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的問題,為現(xiàn)場學員們上了一場關于文學秘密的精短的文學課。汪興國書記對本次培訓活動的圓滿結束和學員的順利結業(yè)表示祝賀,他希望學員們能夠堅守文學理想、志存高遠,努力從新時代日新月異的社會實踐中汲取文學源頭活水,創(chuàng)作出富有時代感、貼近現(xiàn)實的優(yōu)秀作品,并鼓勵學員積極參加作協(xié)組織的各項文學活動,加深文學創(chuàng)作的交流互鑒,不斷提升文學素養(yǎng)和創(chuàng)作水平。(文/朱雅笛;圖/俞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