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香河:非遺,生命之花綻放后的結(jié)晶——《這一鑿,生命如花》后記

(2025-06-10 14:33) 6009574

  這一鑿,生命如花這部散文集中所收錄的文章,主要刊發(fā)于《大家》2021年,我在《大家》開了個人專欄:“醉歲月”。書寫的是活躍在民間頗具影響力的非遺傳承人。他們陶醉在自己的歲月里,取一種民間視角,民間立場,民間態(tài)度。但,在的筆下,“民間”更是一種生存狀態(tài),一種生存智慧。

  本書中的13篇非遺散文,敘寫特定地域民間風俗、風物、技藝,所涉及的不少非遺傳承人,我與他們大多是熟識的。譬如姜堰滾蓮湘第五代傳人李道功先生,我在泰州市文聯(lián)工作時,他曾出任泰州市舞蹈家協(xié)會主席一職,工作上是有些交流的。再譬如世澤木雕第五代傳人帥春燕先生,我曾主導為他設(shè)立了“帥春燕木雕工作室”,列入“泰州文化名人”工作室系列,成為泰州文化名城建設(shè)的重要抓手之一。

  這當中,與我交往較多的應(yīng)數(shù)王氏面塑傳人、生活在我身邊的面塑大師——王洪祥。老實說,我初見王洪祥時,他的生活境況并不理想。為了生存,他竟學會了川劇的噴火變臉,時不時出現(xiàn)在一些婚慶現(xiàn)場。

  王洪祥的無奈和艱難,無需細說矣。墻內(nèi)開花墻外香的境況怎樣才能打破呢?我抓住了地方政府“泰臺一家親”活動策劃契機,在向臺灣嘉賓進行傳統(tǒng)民間工藝展示環(huán)節(jié),植入了王洪祥面塑表演。在此之前,我讓王洪祥精心準備了幾位到場重要嘉賓的個人塑像。當王洪祥將一尊尊栩栩如生的塑像贈送給嘉賓本人的時候,嘉賓們驚訝得張開了口,卻說不出來話。

  我知道,這樣的贈送,實在是太出人意料也。其實,這對于我和王洪祥而言,只是故技重演。幾年之前,在我策劃的《歡樂中國行》大型演唱會現(xiàn)場,我就曾讓主持人董卿給臺灣歌手周華健獻上一尊王洪祥制作的周華健面塑像,令周本人大為驚奇,連連道謝。

  此番給臺灣重要嘉賓塑像,王洪祥當然駕輕就熟,果然一舉成功。王洪祥至此真正走進了地方領(lǐng)導的視野。于是,泰州稻河古街區(qū)開街之日,王洪祥被安排在開街人流最密集的中心區(qū)域,向成千上萬的游客展示自己的面塑技藝。王洪祥的周圍,成了一個巨大的磁場,吸引得大人小孩擠擠簇簇,水泄不通。

  成為非遺傳承人的王洪祥,走進了校園,走上了講臺。在我主導下,泰州市文聯(lián)給王洪祥設(shè)立了“王洪祥面塑工作室”。

  讓我深感敬佩的是,像李道功、帥春燕、王洪祥他們這些非遺傳承人,別看他們在不熟識的人眼里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但是只要你走近他們,了解他們之后,就會知道,他們在自己所從事的領(lǐng)域皆為響當當?shù)母呤郑?/span>都有令人驚艷的絕活,都有含金量極高的傳世之作。正因為有他們在,有他們的作品在,我們尋常的日子閃閃發(fā)光,尋常的歲月熠熠生輝。

  為此,我要感謝首發(fā)這一組非遺散文的《大家》雜志,更要感謝《大家》雜志的主編、青年評論家周明全先生在這一組文章集集出版之際,為之作序。我特別要感謝中國華僑出版社的厚愛,主動把這一組非遺散文列為出版選題,從而讓李道功、帥春燕、王洪祥他們這些非遺傳承人走出地方,走向全國,走向海外,為更多人所了解,所熟識,從而讓別具特色、魅力無窮的非遺項目,聲名遠播,傳之久遠。

  當然,這一組非遺散文的寫作,也讓我更清醒地認識到,“非遺”是一座歷史文化富礦。我希望通過這一鑿,生命如花的書寫,引發(fā)更多作家、專家“非遺”關(guān)注、研究、挖掘。我的寫,連冰山一角都算不上。

  是為后記。

  劉香河

  2024年10月18日 于海陵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