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作家網(wǎng)訊 2020年10月29日,經(jīng)過數(shù)輪緊張投票,第四屆施耐庵文學獎獲獎作品揭曉。阿來的《云中記》、范小青的《滅籍記》、葉兆言的《南京傳》、麥家的《人生海海》、葉舟的《敦煌本紀》等5部作品獲獎。興化本土作家王玉蘭的《玉蘭和她的孩子們》獲得特別獎。
“施耐庵文學獎”全稱為“施耐庵長篇敘事文學獎”,由江蘇省興化市人民政府于2011年設立,以施耐庵的故鄉(xiāng)興化為永久頒獎地。江蘇興化作為里下河地區(qū)的一顆明珠,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深厚的文化底蘊,在文學藝術方面名人輩出,成就卓著。施耐庵、李春芳、宗臣、陸西星、李清、鄭板橋、劉熙載等歷史名人如日月星辰閃耀于歷史的星空。上世紀80年代以來,文壇涌現(xiàn)出一大批有成就的興化籍作家,如畢飛宇、王干、費振鐘、朱輝、龐余亮、劉仁前、顧堅等,與興化本土創(chuàng)作的繁榮一起,被文壇驚嘆為“興化文學現(xiàn)象”。2011年,興化被中國小說學會評為“中國小說之鄉(xiāng)”,2020年,又被中國作協(xié)中華文學基金會評為“中國文學之鄉(xiāng)”。施耐庵文學獎前三屆獲獎作品,包括《古爐》《我與父輩》《天·藏》《繁花》《生命冊》《天香》《陸犯焉識》《主角》《北歸記》等,被文學界廣泛認可,其中不少作品更是問鼎中國文學最高獎茅盾文學獎。本屆施耐庵文學獎于今年4月啟動,沿用過去三屆的做法,通過提名、評審產生獲獎作品。評選范圍為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之間的作品。
本屆終評委由著名作家、學者和重要文學刊物主編組成,主席為閻晶明和吳義勤、13名成員為(按姓氏筆畫順序)丁帆、王干、王堯、王彬彬、汪政、李國平、吳俊、何向陽、陳曉明、南帆、郜元寶、費振鐘、賈夢瑋。
施耐庵文學獎自設立以來以推動漢語長篇敘事的創(chuàng)新與繁榮,進一步提升漢語長篇敘事作品的世界地位為主旨。由于新冠疫情影響,第四屆施耐庵文學獎評選,采用視頻會議形式。專家們雖然不在同一現(xiàn)場,卻絲毫不減評選的熱情。閻晶明和吳義勤評委會主席認為評選一定要注重作品的藝術性,一切從藝術出發(fā),評出水平,評出特色。13名評審成員就作品談了自己的見解,大家認為入圍終評的作品體現(xiàn)了這兩年中國長篇小說和紀實文學的水平,題材廣泛,主題多樣,聚焦社會現(xiàn)實,關注時代進程,并從傳統(tǒng)文化與歷史中尋找創(chuàng)作資源,努力講好中國故事。在藝術上更是個性鮮明,融通中外,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最后評出的獲獎作品都是一時之選,具有很強的代表性。
施耐庵文學獎頒獎典禮將于11月20日在江蘇興化舉行,是中國興化第二屆施耐庵文學節(jié)的重要活動,借助文學節(jié),興化將進一步延伸與擴大獎項影響,充分展示優(yōu)秀文學作品的魅力,為新時代中國文學的繁榮發(fā)展作出貢獻。(周韞、俞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