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在中國·宜興第二十三屆太湖風箏節(jié)開幕式上,周鐵本土作家樂心的長篇小說——《十八拍》首發(fā)。當天,來自文學藝術界、媒體界等共50余人齊聚一堂,參與《十八拍》研討分享會,感悟樂心的新作。
樂心,本名馮樂心,資深記者,著有散文集《鷂笛》《這些瞬間,那些光陰》《夢里水鄉(xiāng)》等?!妒伺摹愤@部小說敘寫了郭、陸、孫、萬四大家族的故事,作者以周鐵真實往事為藍本,展開了一幅生動的歷史生活長卷,諸多人物本色出場,堅持與守望、人性中的柔光,交織在沉實、靈性的文字中。
研討分享會由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無錫市文聯(lián)聯(lián)合主辦。“一直以來,都想為家鄉(xiāng)周鐵寫一部小說。”據樂心介紹,《十八拍》一書已醞釀多年,早在創(chuàng)作《鷂笛》之時,她就長期浸泡在民間挖掘人文元素。研討中,一批特邀的文學界專家作了交流發(fā)言。“這本書超出我的預期,我沒有想到寫得這么棒。講實話,寫一個地方百年風云、幾個家族沉浮的小說是常見的,但《十八拍》能給人以驚喜,這是非常難得的。”省作協(xié)副主席、省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主席汪政當天上午在南京也參加了一個由省作協(xié)主辦的研討會。非常巧合的是,研討的是宜興另一位作家的書。他說,在同一天內,舉辦同一個縣級市兩個作家的研討會,這樣的事情,放諸全國,可能都是絕無僅有的。無錫市文聯(lián)副主席、無錫市作協(xié)主席黑陶則說:“樂心有著非常深厚的積累,包括生活積累和學養(yǎng)積累,所以她的出手非常專業(yè);她雖然長期從事新聞工作,但她的語言并沒有因此而新聞化、記者化。她有非常純正的文學語言。她的語言,白描的表象之下,有一種江南女性的溫婉和細膩。”(來源:宜興日報;見習記者 何沐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