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作家葉煒將應(yīng)邀赴美參加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

2013年05月28日 19時42分 

  記者近日從中國作家協(xié)會外聯(lián)部獲悉,正在魯迅文學院第十八屆高研班學習的我省作家葉煒將帶領(lǐng)由全國四名作家組成的中國作家代表團于10月到11月期間赴美國愛荷華大學訪問,參加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活動?!?/p>

  在美期間,葉煒將參觀愛荷華大學和芝加哥大學,與美國學者、學生進行文學交流,參加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工坊并進行寫作訓練,與國際寫作計劃的創(chuàng)辦者、著名作家聶華苓女士共進晚餐。 

  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the University of Iowa,簡稱IWP,原名“作家寫作坊”)由著名女作家聶華苓與保羅?安格爾在愛荷華大學共同創(chuàng)辦。1967年,第一屆“國際寫作計劃”邀請了來自世界各國的12名作家。自此以后,每年9月1日至12月1日整整三個月的時間,愛荷華城的五月花公寓便住進了三四十位穿著各種民族服裝,操著各種語言的來自五大洲的作家。這是全世界首個由大學舉辦的全球性作家交流計劃。該計劃有三個原則,第一,讓具有潛質(zhì)的作家接觸美國生活,了解美國文學動態(tài);第二,讓這些作家參與美國大學的生活;第三,為這些作家提供適合的時間與空間進行文藝創(chuàng)作。因此計劃所邀請的作家,也以一些有一定知名度的,具有潛質(zhì)的新作家為主要邀請對象。自成立來,已有超過115個國家及1,000個作家獲邀到訪愛荷華大學,參與國際寫作計劃。 1979年中美建交,美國對華政策開始略有松動。為了給尚處封閉的兩岸作家提供交流的渠道,聶華苓在“國際寫作計劃”舉辦了第一次“中國周末”。之后的10年間,余光中、梁牧、王文心、白先勇、蕭乾、艾青、陳白塵、茹志鵑、王安憶、吳祖光、張賢亮、馮驥才、白樺盛容、汪曾祺、北島、阿城、劉索拉等都參加了這個“國際寫作計劃”,可以說,當時兩岸大部分知名作家全部被吸收進來了。寫作計劃為期三個月,鼓勵獲邀的作家參與大學的課程,安排各種座談會、閱讀會等?!皭酆扇A國際寫作計劃”促進了中美文學界的交流,讓更多的美國人民接觸并喜歡中國文學。它既是世界了解中國文學的窗口,也是中國作家走向世界的窗口。 

  青年作家葉煒,1977年出生。先后畢業(yè)于曲阜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和魯迅文學院。現(xiàn)為上海大學文學院在讀博士生,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江蘇作協(xié)書畫聯(lián)誼會理事,徐州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1999年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迄今已在《小說月報》等各類文學期刊發(fā)表長、中、短篇小說及其他文字300余萬字,出版長篇小說《富礦》、“《大學.com》系列”以及學術(shù)專著《葉圣陶家族的文脈傳奇:編輯學視野下的葉氏四代》、《冷眼看文壇:在學院與媒體之間》等著作16部。曾獲江蘇省紫金山文學獎、《時代文學》中國十佳青年詩人獎等文學獎項、徐州市第七屆五個一工程獎,書法作品入選全國作家書畫邀請展并獲“文心墨語”榮譽獎。其代表作、長篇小說《富礦》作為中國作協(xié)重點扶持作品,出版后廣受好評,由中國作協(xié)重點作品扶持辦公室和江蘇省作協(xié)于2011年3月在北京共同舉辦了研討會。

文章來源:江蘇網(wǎng)絡(luò)電視臺 責任編輯:程家由 【打印文章】 【發(fā)表評論】

主辦單位: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

版權(quán)所有 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

蘇ICP備09046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