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軍:簡述(組詩)

2013年05月25日 15時04分 

大風歌

大風起,人心亂,國家的邊境四面告急
向東十里江河泛濫,向西十里則是飛沙走石
游歷的人,經商的人,懷抱經卷的人,口出狂言的人
同時放棄了家產,有的匆匆忙忙投奔山林,有的
連夜出家
九月,風卷去了滿天的殘云和星斗
一個憂心忡忡的人重新坐定了江山
我在大地盡頭低聲吟誦:
霜從今夜白,月自昨晚遲


國畫

必須離開紅塵三尺。但斷斷少不了
空山一座,翠竹數(shù)叢,和三三兩兩的燕子
成雙成對地穿梭其中

煙花還是三月的好。風沙退盡的芳菲古道上
春風一次次地
將桃紅柳綠的人間輕度

落魄的人,從此隱姓埋名
像我多年以前離家出走的一位朋友
下棋,打柴,閑看落花

誰?四方云游,一片水墨的深處隱居,時常
在月光下匆匆趕路
在大雪之夜,半醉著回到曠野中的茅舍


涼州詞

籍貫南方的春風乍來此地  立馬就變瘦了
難得幾回  能捱過玉門關

用夜光杯飲葡萄美酒  其實只需淺淺半盞
不過  古往今來有多少人
曾被羌笛一曲醉得還不了故鄉(xiāng)

烽火起  邊關急
不勝酒力  總在躍馬疆場的出征前夜
君莫笑  孤城傳出的捷報  有時卻是一帖
可給萬里江山壓驚的良藥


秋天的死亡之書

我的五位親人,已經愛上了寂靜的群山
草木搖曳,他們也搖曳
水土流動,他們也流動
秋風陣陣。誰在擦去眼中淚水?誰又在
打消滿懷的悲傷?

天色漸暗  大地微涼

廣闊原野上野菊盛開,萬物蒼涼
親人的名字和面容,已隨去年樹葉飄落
我要呼來群山、走獸和眾神在四周坐定
淺就萬年時光,與我一一對飲
這個深秋我已打定主意,不醉不歸

天色漸暗  大地微涼


簫王

簫王從不輕易吹簫
簫王凄楚的簫聲響起
會使人陡感無比的空虛

心平氣和,打消胸中所有雜念
乃簫王吹簫的要領
為此,簫王常常要
反復細致地加以把握和揣摩

月色極好的夜晚
簫王擇一隨意之地,如入無人之境
銜一支
無形之簫,自如地吹動
簫聲到處
頃刻間便天花亂墜,落英紛紛


一只烏鴉

它收起翅膀輕輕地落下
一塊生鐵
突然從天而降!

它佇立不動。投下的陰影
把整個世界
重重地壓住了

它舒展著身體前后跳躍
一座小小的黑夜
在大地上緩緩移動


凝視:一只雪地里的烏鴉

一只烏鴉在雪地里靜立。一塊小小的疾病
壓在了我的心頭

大風整整刮了一夜。卻沒能
讓這塊沉重的疾病移動半寸

我遠遠地望著它。最后只用一句輕微的喊聲
就把它抬上了高高的天空


鸕鶿

一闕傳神生動的小令
精心飼養(yǎng)于
平平仄仄的古典溪流里

時常借一葉輕巧的竹筏
亭亭玉立
點點漁火總將它的意味
襯托得恰到好處

一口就能銜出一個好詞。還
喜歡以一只細長的腳輕輕地
點題


一群蝴蝶

蝴蝶飛累了。就紛紛收起美麗的翅膀
落下來
落下來

春天的頭上
立即別滿了
一枚枚好看的發(fā)夾


空山

空山。一目了然  空無一物
三百年來
只聞鳥聲
不見人跡

年輕的伐木者
猶如一個誤入空山的動詞
不知疲倦  并且就地砍伐

一伐  人到中年
再伐  便已白頭


將一支野外采回的菊插入陶罐

沉默的、已經在孤寂中度過多年時光的陶罐
立即就向野菊
敞開了寬大的懷抱和心扉

于相視一笑之后,陶罐輕輕攬住野菊的細腰
同時為野菊
撫去一身飽經的風霜

偶爾,我會在暗夜里被它們的喁喁私語聲驚醒
我甚至看到了,它們
交織著泥土與金屬的語言互相擦出的絲絲火花

在時兒激烈、時兒平和的徹夜爭論中,它們
忘記了勞累。一支來自野地、并不出色的菊
被陶罐引為最后的、也是終生的知音

文章來源:江蘇網絡電視臺 責任編輯:高賽 【打印文章】 【發(fā)表評論】

主辦單位: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

版權所有 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

蘇ICP備09046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