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斷代史(長篇小說)

2016年05月06日 12時39分 

  長篇小說:愛的斷代史 

  作者:周榮池 

  出版社:黃河出版社2016年1月

    書號: ISBN978-7-5460-0806-6 

我另有九個孩子
——長篇小說《愛的斷代史》后記  

  許多寫字的人把書比作自己的孩子,是的,這一點太像了——從一個美好念想到辛苦寫作再到成為紙本書籍,寫作真的像是十月懷胎一樣,在寫作者靈與肉的痛苦與考驗之后誕生面世。如果這樣說的話,我便另有九個孩子,除了生活里的孩子之外。 

  我的第一本書叫《絕境》,是一部長篇小說,如今看來說是一部有點長的小說更加合適一點,十一萬字。它的出現(xiàn)是一個偶然的念想。還在上大學的那年暑假閑居鄉(xiāng)野無聊,便在鄉(xiāng)下抽著劣質(zhì)的香煙,寫出了這本講人精神世界恐懼與荒蕪的書。書稿寫好之后便打算印出來,因為那時候快要畢業(yè)了,這可以做一個不錯的紀念。這本書的印行對我的人生有點暗示,我注定是一個不安且倔強的人。當時有人勸我出一本散文集,這樣似乎可以更體面一點,因為這本小說有太多如今看來依舊讓人臉紅的東西。但是我堅決要出這本書,賣了幾百本,其余的后來被我背回了臨澤,扔在老街的一處老屋里——忘在了現(xiàn)實里卻一直記在心里。 

  第二本書《隱秘的風景》是一本散文集。這本書印了一千冊——不知道為什么我們這些出書的人“一千”成了基本單位一樣。其實這本書有一冊對我就足夠了,這一冊成了我進城的敲門磚。我那年年底進了城里工作,離開了我一直喜歡的臨澤以及那些辛苦而單純的生活。也就是說我憑著自己喜歡的方式離開了我喜歡的生活。 

  第三本書是散文集《草木故園》,唯一可以說的是這本書中有六十幾篇我一直喜歡的散文——《詩經(jīng)中的里下河》,這是一位來里下河采風的前輩點的題目,我想這可以成為我一輩子不會忘記也不會后悔的文字。這本書出版以后的三月份,我的女兒妞妞出生了,這更是生活對我莫大的鼓勵,比那年獲得汪曾祺文學獎還重要。 

  《而立集》是三十歲時候的紀念文集,這和生日時候喝頓大酒一個道理,并沒有其他任何意味。 

  《李光榮當村官》印得并不好,但它卻是一部現(xiàn)實之作。村官只是一個話題,其實農(nóng)村也不過是一個舞臺,我想記錄的是我知道的那些人和他們做過的事情。這本書并不大賣,好評有一點也不足為奇。但有一點對我而言非常重要,那就是這部長篇小說的寫作確定了我寫作的重心和取向,就是踩緊了土地去寫字。我寫過許多的散文和小說,甚至還傻乎乎地去寫詩,但是這只是文體的界限,我一直在找的不是合適的體裁,而是一個我能勝任的題材。這個問題我在城里面想明白了,那就是農(nóng)村才是我的母題,這個對我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開始寫字的時候有非常的雄心,什么都要寫,而其實不管是寫作還是人生,明白一個道理很重要——就是不要去想要干什么,而是弄清楚你究竟能干什么,而后能干好這點自己能干的事情就已經(jīng)很不錯了?!独罟鈽s當村官》最終泥牛入海般沉寂也必然,它告訴我還有很多的路要走。 

  第六本書是一本評論集?!兑粋€人的批評》是一部理論文章的結(jié)集。寫點評論很有意思,那幾年在《文學報》發(fā)了一些有趣的東西。這可以讓別人特別是自己明白寫作的問題到底在哪里——當然不要指望理論真有什么用,對于寫字的人而言,大多數(shù)有一種執(zhí)拗,那就是“虛心接受,死不悔改”,這一點也很有趣,這本書也是我寫作中的一個樂趣而已。 

  2014年的國慶節(jié)我經(jīng)歷了一次“重要”的感冒。如果不是那一次感冒的經(jīng)歷,我的那個假期一定是在外打牌喝酒最多是在家翻閑書度過的。因為感冒要臥床休息,我便拿出紙筆來研究古典詩詞。這真是一個自我為難的過程,我雖然是中文系畢業(yè),但正經(jīng)學問研究非常稀松,對于古典詩詞的格律更是無知。那一陣子我在工作中主要做的是歷史文化名城和詩詞之鄉(xiāng)的事情,兩者一結(jié)合我就想用古典詩去寫名城。幾天時間一氣呵成寫了九十九首五言和七言的詩句。蔣成忠先生看到這些詩之后先是大喜,之后又凝重地說,這些詩基本上是不合律的。于是我便和蔣先生一邊抽煙一邊調(diào)整字句,常常到日薄西山,但是改得充滿了意趣。晚上回家我還要按照蔣先生所教的自己改,常常是到凌晨一兩點。一個月后這九十九首詩便都合律押韻了,并制作成一本很精致的古典詩集《九十九首詩和一座城》。 

  同樣要感謝工作的是第八本書《大淖新事》。因為工作關(guān)系,我接觸到了許多生活中的好人好事,我把這些人物事跡寫成了十多篇中短篇小說。這本書很干凈,做得也很精美。我知道這些故事不會成為經(jīng)典,但有一點你如果仔細看就會明白,那些干凈的心是永恒的,我沒有歌功頌德,也沒有被所謂的正能量俘獲,而是實實在在地講了生活中的非虛構(gòu)。這也應當是一本日后我不會臉紅的書。 

  手邊這本書叫《愛的斷代史》,一個長篇小說,成書于2012年。幾年過去了,我覺得這些故事似乎仍然很不錯,所以才把它拿出來出版了。電腦里的書稿很多,為什么要選擇這本書呢,這個我自己也沒有想明白。這本書原來是一組短篇小說,也并不是從《七里香》寫起,第一篇是《娘子》,后來寫了一組,其中所有的篇名都是用的周杰倫的歌名,準確的說是方文山的詞名。故事之間也并不是割裂的,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我喜歡周杰倫的歌、方文山的詞,看似含混但實際又很清晰。其實生活中我們要所追求的清晰,往往只是簡單的事實,這注定是淺薄的。小說或者說是文學就要有一種模糊的意識,不要試圖搞清楚什么,而是要把許多殘酷的現(xiàn)實給簡省掉,即便那些看似美好的繁華也要統(tǒng)統(tǒng)省去。這部小說有個明顯的缺點,就是開頭的時候有點悶,這就是長大的過程,一開始總是索然寡味的。 

  這本書的出版波瀾不驚,我也沒有什么特別的感受,心情依舊是和那些故事一樣越來越模糊。只愿這個孩子安靜地生長,即便是泯然眾人只要平安就好。因為自己的孩子總是好的,況且我還要繼續(xù)寫字,還有書要出來,所以必然還會自說自話自己的孩子是好的,至少是可以偷著樂的。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江蘇作家網(wǎng) 【打印文章】 【發(fā)表評論】

主辦單位: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

版權(quán)所有 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

蘇ICP備09046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