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堯:我和我的《人事科長外傳》

2013年05月27日 08時05分 

  1964年秋,《雨花》雜志的負責人章品鎮(zhèn)同志來徐州,在一次約見會上,我對他談了關(guān)于目前干部隊伍中的官僚和政客作風,引起群眾的不滿情況。對此,我想構(gòu)思一篇小說,并且把思路也談了一下。章品鎮(zhèn)同志聽了挺高興,他說:“是一個好題材,趕快動手寫。稿子寫好了就寄給我。” 

  我的寫作動作很慢,寫好總不滿意,連連改了幾遍,直到1965年10月才算脫稿,命了個題目叫《人事科長外傳》。將稿子寄章品鎮(zhèn)同志之后,他很快便打來電話,說“稿子寫得不錯,可以發(fā)表?!?nbsp;

  不想,運氣不佳,當時正趕上了批判《海瑞罷官》和“三家村”的風潮,稿子拖了下來。到1966年6月之后,“文化大革命”開始了,《雨花》雜志被造反派奪了權(quán),抄出了大批的“黑稿子”,我的《人事科長外傳》也在數(shù)難逃,成了“大毒草”,認為是“朝著共產(chǎn)黨的核心部門———組織、人事方面進行惡毒攻擊的大毒草”,一封公函將稿子轉(zhuǎn)到了我工作的單位。那時候,新興起的造反派正在吹著浮土找縫隙,哪里放過這樣的材料。一夜之間,我成了這片地方上的“頭號黑幫”。大字報鋪天蓋地,上百張一輯的專欄竟出了8期。從此,我被戴上“右派分子”(聲明一下:反右時我不是右派,他們認為言論屬右派,應(yīng)定為新右派)帽子,連老婆孩子一起遣送原籍,勞動改造。 

  那時候,心里很不服氣,認為自己沒有反黨,沒有攻擊社會主義,小說揭露的是現(xiàn)實現(xiàn)象,就是有一批干部官僚主義、政客作風了么。所以,我就偷偷地把被批判得體無完膚的《人事科長外傳》抄寫下來,認真地保存好。 

  1978年6月,經(jīng)過8年的苦難,我的冤案被平反昭雪了。不久,文藝界也迎來了又一個春天!1979年3月,我被邀請參加了在南京召開的江蘇省第二次作家代表會議,我在這個會上有一個書面發(fā)言:《一個受傷的中年作者的想法和希望》。那時候,心中余悸很大,受批判的陰影重重地罩在頭上,一想起《人事科長外傳》就心跳。當初去參加會時就想,見見一些老朋友吧,從此擱筆了。但也想:《人事科長外傳》若能發(fā)表,胸中這股悶氣也許會吐出來。正在這時候,主持《鐘山》雜志的海笑同志找到我,對我說:“聽說你手里有一篇不錯的小說,當初受到過批判的,稿子還有嗎?叫什么題目?”我說:“有。叫《人事科長外傳》。我也正想向作協(xié)提個建議,看看能不能推薦一下?”海笑同志說:“你把稿子給我吧,我會認真對待的?!蔽矣侄嗔它c想法,對他說:“因為那篇小說,我一家四口受苦8年,真不想再動筆了?!焙Pν竟膭钫f:“現(xiàn)在不是到春天了嗎,鼓起勁來!” 

  我回徐州后即把《人事科長外傳》整理一下寄給了海笑同志。不久,責任編輯陳乃祥同志來信,“稿子已編好,待發(fā)?!辈⒐膭?、贊揚了一番。后來,這篇稿子發(fā)表在1979年第四期《鐘山》上。意外的是,稿子發(fā)表時,在文前加了一段這樣的按語: 

  《人事科長外傳》,是董堯同志1965年10月寫成的,曾寄給當時某文藝雜志編輯部,適巧碰上批判《海瑞罷官》和“三家村”那場鬧劇,這篇未發(fā)表的小說被認為有“嚴重問題”,作者受到審查和批判,當作罪證之一,定為“右派分子”,開除公職,全家押回原籍監(jiān)督勞動。直到1978年初才得平反改正。 

  這篇小說,諷刺了官僚主義和政客作風 ,現(xiàn)在發(fā)表也還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據(jù)說,這是文學雜志發(fā)作品極少見的加按語現(xiàn)象。這篇作品的發(fā)表,雖然引起了一場新的風波(一些“左”派掌權(quán)者見《人事科長外傳》公開發(fā)表,曾暴跳說,“此人太反動了,那篇文章當初批判得那么厲害,他一出來就拿去發(fā)表。可見其反動、死不悔改”),但卻使我窩在胸中的悶氣吐了出來,這才有后來的重新握筆的勇氣。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陳進 【打印文章】 【發(fā)表評論】

主辦單位: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

版權(quán)所有 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

蘇ICP備09046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