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法玉:在天宇中尋找詩歌的奇異光芒——讀徐國華詩集《行聽宇宙》

2016年01月18日 10時51分 
  徐國華(網(wǎng)名“地球門衛(wèi)”)的詩集《行聽宇宙》中的絕大部分詩作,都是以天宇、天體、天象為書寫對象,它既不像科學詩歌那樣的嚴整和精準,也有別于一般托物寄情詩歌的浪漫和隨意。在這里,詩人有時是理性的,通過作品能給人有關(guān)天文學、地理學、自然學等方面的認知,有時也是感性的,他可以自比成一顆“沒有軌道自主運動的小行星”,也可以自比成一株“深愛著河床的快樂草”,也可以自比成“斷了雙臂、長出翅膀”的一個硬漢,還可以借用尼采之言,將自己比成是“一條不潔的河”。詩人天馬行空、縱橫馳騁的想象空間,上天入地、來去自由的生動表現(xiàn),構(gòu)成了《行聽宇宙》繁盛的詩歌意象和盎然的審美意趣。
  我不知道徐國華緣何對宇宙、對天體會有如此濃厚的興趣,也不知他從什么時候開始對本專業(yè)以外的天文能有如此深入的研究和見解。他的詩歌,放眼整個宇宙,視宇宙中無法窮盡的天體、奧秘如地上隨即可見的草木,而且把這些天體、奧秘當作可解的、可親的、可愛的甚至可以大量入詩的?!拔疫~著最堅實的步子/踩向那草原般的星空/星星像羊群一樣把我圍繞/  遠處一股卷風襲來/撕開我的衣襟/扭扣掉落成為UFO飛去/  走向宇宙深處/不必分別上下與方向/回望地球已似葡萄誘人(《走在宇宙》)”。這時候的詩人,猶如天上的行者,灑脫而又輕松,扭扣掉落成為人間所見的UFO,而回望地球則更是讓人心醉:那還是我們平時掛在嘴上的“世界如此之大”的地球嗎?只不過是一粒誘人的葡萄而已。一個人得有多么博大的胸懷,才能如此地看待宇宙?而在另外一首《火星對我說》的詩里,詩人則對自己所處的地球又是那樣的情深意長:“內(nèi)心真的很寂寞/曾經(jīng)的生命和生動/使它夜不能寐/再也不見地球似活潑/  懷著萬千生命/看著眾多心靈快樂/那是一種別樣的幸?!?。天宇中的天體就像地上的人群,也不是只因為巨大才感到榮幸,才感到美滿,而最最追求的還是生命的靈動。我們贊美地球,不就是因為它有生命,它有萬物么?能在地球上完成一次生命的歷程,該是何等幸福的事情。
  詩人對天宇充滿敬畏、充滿感激,發(fā)自肺腑地為天宇而歌,為天宇而唱:“我視宇空為故鄉(xiāng)/宇空待我似游子/我把星空的一切收在懷里/將心底的所有交給天宇”,并且“以意念的速度向生命的故鄉(xiāng)奔去,以意念的復(fù)興向著旭日朝霞飛翔”。詩人堅信在天宇里,能夠看到更多的地球上沒有的美好,能夠在天宇里找到信仰,而且這種信仰能夠讓自己堅挺起脊梁,在天宇里尋找到奇異的光芒,這奇異的光芒,能夠“在蒼穹中畫出絢麗炫目的圖像”。這奇異的光芒,難道又不是詩人最想要找到的詩歌的光芒?詩人自比是“天宇的粒石”,努力要在整個宇宙中尋找到最好的詩句:“你是天宇的粒石/你應(yīng)當做得更好/這個聲音 在星光下響起/讓我記住 我是天宇的粒石/天宇給了我空間 時間 /還有我所珍愛的 光/  我要寫出詩句/為天宇架設(shè)橋梁/為星辰送去天使/然后 做一個飛行的宇宙人/采擷傳播外星的文明(《帶著隕石飛》)”。浪漫主義和濟世情懷融為一體,我們看到了作者從宇宙中得到的頓悟和境界。
  徐國華曾經(jīng)兩次參加過江蘇省對口援藏工作,共計長達六年之久的雪域高原的生活、工作經(jīng)歷,不僅磨練了他的意志,更讓他開闊了眼界、增長了智慧、豐富了人生。我們從他的詩《他說》中,能夠感受到他當初去西藏是怎樣的堅持和堅決:“親愛的/你不要拽住我/放我走/我的靈魂 /已奔跑在那塊凈土……你不要想得太多/那兒已是我的熟土/雖然沒有你 卻有綠色的螞蟻紅色的鼠/你不要擔心我吃什么、穿什么/白雪能做面包 云彩可裁衣服/我將去親近荒山的雪蓮 冰川的魚/我會相約夢境相寄彩虹隨風而動!”
  西藏的閱歷和體驗,成為徐國華詩集中的動人篇章。那些寫狂風的,寫暴雪的,寫藍天的,寫月亮的,寫山川的,寫草原的,以至于寫狼、寫野獸的,無不給人以清新、脫俗之感?!拔也戎厍蜣D(zhuǎn)動/與大氣摩擦起火/云燃燒 變?yōu)楹?虹 讓天使微笑/   我踩著地球轉(zhuǎn)動/與云朵相離而去/慣性力 成為風/風 使良知蘇醒?!彪p腳踏上高原的大地,詩人是多么的充滿豪情。在地球的最高處,詩人任隨自己的豪情放飛,讓自己成為云、成為虹、成為風,成為一個可以和地球比肩而行的天體!當然,在這里,詩人也是孤獨,有時甚至孤獨到要和野獸對話,和野獸神會。比如在《狼嗥記》中,就可以看成是作者這種境遇的實錄:“同在荒山/月照不眠夜/狼對月嗥/  這是一聲長長的最悽惶的嗥/是饑餓而渴望食月?/這是一聲時斷時續(xù)如同抽泣的嗥/是失望而想另擇前途?/這是一聲劇促又悲憤的嗥/是斥責而怒睜雙目?/久而久之/月亮里開出了蘭花”。詩人與狼相憫、相憐,以人的感受去理解狼的心理,或者說是直接把自己看成為一只孤獨的狼,借以紓解自己此時的孤獨情緒。
  詩以言志。在徐國華的詩集《行聽宇宙》中,不僅有借天宇、天體、天象來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詩章,更有直抒胸臆、直奔主題的人生宣言。他的《斷臂歌》磅礴大氣、鐵骨錚錚,一個硬漢形象躍然紙上:“把那一條/被生纏繞的/斷了/不是為了死/  把那一條/被死恐嚇的/斷了/決非留戀生/  無臂/創(chuàng)造新生/噴出血/凝成雙翅/  用第一速度/沖出禁錮/把真理請來/把光明請來/  用第二速度/擴大胸懷/將人類裝于此/將日月裝于此”。一個人能有斷臂之心,需要怎樣的勇氣,怎樣的魄力,怎樣的剛毅?人都是為尊嚴而活的,需要的時候甚至為尊嚴而戰(zhàn),為尊嚴而死。對尊嚴,徐國華也有自己的認識。他在《尊嚴》一詩中寫道:“像月亮/可以繞地運行/不可以越軌/  像骨骼/可以力挺萬斤/不可以屈膝/  像旗幟/可以穿越戰(zhàn)火/不可以倒下”。他就是這樣用詩歌來表達自己的人生理想、人生態(tài)度,過著被別人看似平凡但自己卻認為是有價值、有意義的生活,“對陽光不追趕也不躲避”,安天知命,悠然自適。這,豈不也是一種很好的人生?
  人生,有過奮斗,有過拼搏,到了知天命之年還有詩歌,何其樂哉!
 ?。ㄗ髡呦到K省作家協(xié)會理事、江蘇省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常務(wù)理事、宿遷市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主席,文學創(chuàng)作二級)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江蘇作家網(wǎng) 【打印文章】 【發(fā)表評論】

主辦單位: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

版權(quán)所有 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

蘇ICP備09046791